【在维多利亚时代描绘中国:《庞奇》杂志、权力与政治】 書評

 

埃米·马瑟森(Amy Matthewson)的新作《Cartooning China: Punch, Power, & Politics in the Victorian Era》是维多利亚时代英国漫画媒体中的中国形象研究的重要里程碑。本书以英国知名讽刺杂志《Punch》在1841年至1901年间长达60年的中国漫画为研究对象,透过细读图像和文本,展现了英国社会如何想象和论述"他者"。作者将这些漫画置于彼时政治、外交、文化语境中审视,重构了中英两国在视觉文化层面的权力博弈过程,为我们理解两国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提供了新的路径。

这些充满政治隐喻和种族偏见的插图,在反映和塑造对中国认知和态度方面发挥了强大作用。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媒体中的中国形象一直是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Colin Mackerras的《Western Images of China》(1989)等早期研究多聚焦于文学作品和旅行书写。随着文化史研究的兴起,学者们逐渐将目光转向大众媒体,尤其是漫画和讽刺图像,如Fang-long Shih等编辑的论文集《Racism and Modernity》(2011)开启了对《Punch》杂志中国漫画的专门探讨。

Matthewson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著力梳理《Punch》长达六十年的系列漫画,填补了学界对这一议题的空白。本书的一大创新在于采用了跨学科的研究视角,结合了文化研究、政治史、中国研究等多个领域的理论和方法。作者不仅深入分析图像和文本中的隐喻与修辞,挖掘其意识形态内涵;同时还将漫画放置在更宏观的中英互动脉络中解读,展现了两国在跨文化语境中的冲突、协商与想象。作者还广泛征引Robert Bickers的《The Scramble for China》(2011)等历史档案、外交文书等第一手资料,有效印证了图像分析,极大提升了研究的说服力。

相较于前人聚焦于文学作品和游记的研究,本书在资料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上有显著提升。作者勾勒出一幅英国社会视域中的中国形象变迁图景,不仅深化了我们对《Punch》杂志系列中国漫画的理解,也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了丰富素材。本书采取的跨学科研究进路和对图像材料的重视,正如Joe Kember主编的《Comic Empires》(2020)所示,代表了帝国主义语境下漫画研究的新趋向。Sarah Cheang对维多利亚时代中国风时尚的剖析,Richard Scully对英德漫画的比较研究,也为厘清漫画与文化想象的关系提供了有益参照。

当然,本研究主要聚焦于《Punch》单一刊物,缺乏与其他同时期媒体的对比,而且主要从英方视角展开,对中方的主体性表述涉及较少,这是其局限所在。Jeremy E. Taylor对抗战时期中国漫画的考察,或可为未来研究提供跨文化比较的资源。此外,正如Tamara S. Wagner在《Victorian Narratives of Failed Emigration》(2016)中所言,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戏剧等多元文本也值得纳入考量,以拓展中国形象研究的维度。

总体而言,Matthewson的研究体现了文化研究领域的新趋向,彰显了跨学科视角和多元资料对话的重要性。作者严谨的学术方法、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对中英关系的人文关怀,都值得学界深思。本书填补了英国漫画媒体中国形象研究的空白, 为我们理解跨文化语境中"自我"与"他者"的互动提供了新思路。研究所提供的方法、视角和发现,结合Fang-long Shih等所倡导的反思帝国主义与现代性的理论视角,无疑将为相关领域未来的拓展指明方向。

《Punch》杂志中国漫画研究需要在多重语境中展开:从宏观把握中国形象在西方的流变,深入挖掘中英关系的历史渊源,细致分析中国元素在英国的文化想象,将研究置于帝国主义的批判视野下,注重与近代中国漫画的比较,并借鉴文化研究的理论方法深化跨文化分析。学者们还应将目光拓展至其他英文幽默刊物、中文画报乃至文学、戏剧等多元文本,从更广阔的时空坐标审视中国形象建构的话语体系和深层机制。Matthewson的研究为这一议题搭建了多维立体的解释框架,彰显了其学术价值,也为后续研究开拓了诸多可能。

根据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网站提供的信息,我们对埃米·马瑟森(Amy Matthewson)的学术背景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Matthewson博士现任亚非学院中国研究系的讲师,主要从事现代中国历史、视觉文化和英国帝国史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她在SOAS获得博士学位, 论文聚焦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大众媒体、帝国主义话语与中国形象的互动。这一研究关注正是她此后学术生涯的核心议题。

在加入亚非学院之前,Matthewson曾在剑桥大学担任过研究员,参与英国研究理事会(AHRC)资助的"黄祸"研究项目。她还曾在杜伦大学和白金汉大学任教,讲授中国近现代史、视觉文化史等课程。这些丰富的科研和教学经历,为她积累了扎实的学术功底和跨学科视野。

Matthewson的研究成果散见于诸多重要学刊和论文集,涵盖中国研究、亚洲研究、跨文化研究等多个领域。除了备受瞩目的《Cartooning China》专著外,她还曾发表《黄祸恐慌:维多利亚时代英国想象中的中国劳工》(2018)、《在英国报刊漫画中呈现中国:1860-1949》(2020)等颇具影响力的学术论文。这些研究彰显了Matthewson在中英文化交流史和视觉再现研究方面的学术贡献。

此外,Matthewson还是多个国际研究项目的积极参与者,如"全球漫画史研究网络"和"十九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等。她也经常在各类国际会议和学术讲座中发表演说,与学界同仁切磋交流。这些学术活动不仅拓展了她的研究视野,也为她赢得了国际学界的广泛认可。

Matthewson扎实的学术训练、宽广的研究兴趣以及在中英文化互动研究领域的持续耕耘,使其成为这一领域不可忽视的新锐力量。她善于从文化史和视觉文化的维度切入宏大的帝国主义话语,注重从历史语境出发解读大众媒介,并致力于在中西资料之间展开对话。这种跨学科、重视语境、注重实证的治学风范,堪称该领域研究的典范。

相信在亚非学院这样的国际著名学府任职,将为Matthewson提供更广阔的学术平台和更丰富的研究资源。她敏锐的洞察力、缜密的分析方法以及对学术创新的不懈追求, 将推动相关议题研究的深化和拓展, 为我们理解跨文化语境下的中外互动带来更多启示。


为了更好地呈现上述综述,我对參考書目进行了重新排版和分类整理,使其更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便于读者快速把握要点:

一、中国形象在西方的整体研究

Colin Mackerras的《Western Images of China》(1989)全面探讨了中国形象在西方的演变历程,为把握研究议题的宏观背景提供了重要参照。

二、中英关系史及其视觉再现

Robert Bickers的《The Scramble for China: Foreign Devils in the Qing Empire, 1832-1914》(2011)聚焦中英两国互动的历史,揭示了两国关系的错综复杂,有助于理解本书所分析的视觉形象的生成语境。

三、中国元素在英国的文化想象

Sarah Cheang在《Chinese Whispers: Chinoiserie in Britain, 1650-1930》(2009)一书中探讨了中国元素在英国的跨文化想象,对分析本书涉及的中国形象十分有益。

四、帝国主义语境下的漫画研究

Joe Kember编辑的论文集《Comic Empires: Imperialism in Cartoons, Caricature, and Satirical Art》(2020)和Richard Scully的论文(2016)从帝国主义视角审视政治漫画,对拓展本研究的理论视野颇有启发。

五、近代中国漫画研究

Jeremy E. Taylor在《Modern China》上发表的论文(2015)探讨了抗战时期中国漫画与政治文化的关系,可作为跨文化比较的参照系。

六、文化研究理论与方法

由Fang-long Shih等人编辑的两部文集(2009; 2011)涉及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对深化本书对漫画形象的文化分析大有裨益。

七、其他相关研究

Tamara S. Wagner的《Victorian Narratives of Failed Emigration》(2016)讨论了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移民叙事,可提供必要的背景参考。

综上所述,要深入研究《Punch》杂志的中国漫画,需要在多重语境中展开:从宏观把握中国形象在西方的流变, 挖掘中英关系的历史渊源, 分析中国元素在英国的文化想象,将研究置于帝国主义的批判视野之下, 注重与近代中国漫画的比较, 并借鉴文化研究的理论方法深化跨文化解读。同时,研究还应拓展至其他类型的英文刊物、中文画报乃至文学、戏剧等文本,从更广阔的时空坐标审视中国形象的话语建构和生产机制。这些文献为本书的研究提供了扎实的学理基础。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类梳理和批判引用,本书得以搭建起一个多维立体的阐释框架,全面展现这一议题的复杂性和意义,彰显了其学术价值,也为后续研究开拓了诸多可能。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波士顿伯克利音乐学院中国留学生吴啸雷因威胁民主活动人士被定罪

2022 年 1 月 7 日 关于在华英国签证申请中心的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