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英国基础教育并不“快乐”,精英都需层层筛选和竞争

​ 为孩子提供 英国私校过渡预备课程、英语语言训练、入学测试、申请和注册、预约面试、参观学校、办理寄宿监护服务、体检、签证申请 等一系列服务 。 了解英国教育体制的家长都知道,Key Stage 1-2是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直到Year 6 学年底,所有学生参加National Curriculum Tests(小学结业考),也叫做 “SATS”(Standard Assessment Tasks) 。 SATS 主要考核学生的英语能力(语法、标点符号使用和拼写)和数学。SATS的成绩相当重要,因为部分中学会根据分数来录取学生,另外还有一部分学校会根据SATS在开学时进行分班,学生后期可以通过期中、期末测验的优异成绩,实现转班。 现在,情况会有所不同了,许多学校在小升初会安排面试,甚至会让学生再进行学校内部测试,而不是仅仅依据SATS分数的高低了。一些 在小升初阶段计划升入私立学校或者文法学校的孩子,还要进行11+测试。 英国孩子的11至14岁的学生处于义务教育的GCSE阶段 。 Key Stage 3在某种程度上,这段时间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将参加GCSE国家资格考试。 在这一阶段的教育课程中也会包含一些新的课程,第三阶段重点学习的科目有:英语、数学、科学、历史、地理、艺术与设计、音乐、体育、现代外语、设计与技术、计算机。在关键阶段三结束时,学生会参加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或其他国家资格考试。 有一部分英国学校的GCSE课程 是 一年制的 ,这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时间安排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好好安排自己的选课,并确保能够出高分,才能不影响未来的升学。 Key Stage 4也就是A-level阶段 ,分为AS(高二)和A2(高三)的两年课程。 学生一般在第一年AS阶段选修任意4门课,没有必修课,建议选择与你的大学专业志向相关的学科,如还未确定志向,可以选择感兴趣的以及擅长的学科。 AS考试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成绩、兴趣领域,放弃一门成绩最差、或者时间花费太多、或者没有兴趣继续学的学科,然后在A2学年底参加高考(第二年)。 A-level阶段提供的课程比GCSE丰富 ,增设了考古学、经济学、工程学、进阶数学等科目。课程难度也比GCSE高了许多,这两年自学能力特别重要,因为考试里简答题少了,小作文多了,学生需要自己做很多Research和Rea...

违规让儿子使用北师大招牌办学,北师大原党委书记刘川生:“特别特别后悔、悔恨!”

     这几天,中央电视台播放反腐系列大片《零容忍》。其中在第三集《惩前毖后》中,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原书记刘川生 出镜忏悔自己的罪行。 2021年7月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消息: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原书记刘川生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刘川生主动投案,向组织主动交代了她任职北师大党委书记期间,利用职权为其儿子在合作办学方面谋取私利的事情。她表示:“我觉得实质上我心里一直压了一块石头,只有早投案、早交代,才能早一点把心里的石头放下。”  利用职权   违规让儿子使用北师大招牌开拓业务  刘川生,2005年到2016年任职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2018年9月退休。2021年7月5日,她向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主动投案, 成为党的十八大以来首名被留置的中管高校“一把手” 。 2011年,刘川生的儿子留学归来,想在学前教育领域创业,但是既没有资金、场地,也没有经验、基础。刘川生就利用职权,违规让儿子在外使用北师大招牌开拓业务。当时,和北师大合作办学需经专门的合作办公室办理,有规定的程序,也需要向北师大缴纳一定费用。但刘川生却 绕过了程序,安排下属违规帮儿子开办了第一所幼儿园 。 刘川生通过下属联系到了北京市的一个区,约定开办一个公办性质的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分园,把这个幼儿园私下交给了她的儿子去运营管理,其实和北师大实验幼儿园是没有任何关系的,人员是自己聘用的,财务也是独立的。 到2015年,刘川生感到快退休了,决定趁着还有权力,为儿子彻底铺好路。刘川生也是要求下属,将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品牌 ,相当于 一次性授权给她儿子的公司使用 。 挂上北师大的牌子,就意味着这个幼儿园不论是从招生上、从后期发展上,都有了一个比较稳定的保障。这个所谓的“战略协议”,完全是违规私下签订的,并未经北师大认可。随后,刘川生儿子 在全国多个地方开办了“北师大附属幼儿园” 。  以为让儿子的机构摘掉北师大品牌   就算“过关”了  “一把手”的孩子滥用北师大品牌,教职工自然十分反感。2017年,中央巡视组对北京师范大学党委进行巡视时,就收到了相关反映,巡视组明确指出合作办学等领域廉洁风险突出,要求立即整改。 刘川生让儿子的机构摘掉了北师大品牌...

英国华人教授让博士生做家务被开除,最后证据不足?

​ 一桩奇案!   来自中国的诺森布里亚大学教授59岁的Shuang Cang被校方指“奴役”自己带的两位博士生,因此被开除。然而英国的劳动仲裁庭(employment tribunal)认为不能确定相关指控是真实的,Cang教授获得超过1.5万英镑赔偿。 中国出生的Shuang Cang教授在英国高校担任教职已经超过30年。   然而在2018年,两位博士生向诺森布里亚大学投诉他们被要求花12个小时在教授的花园砍树(为了让电视更清晰)、搬很重的家具、倒垃圾、刷墙壁、打扫,还要花自己的钱买菜煮饭。   他们还要陪伴Cang教授去购物、看房子,还要为她去商场退回不要的商品。   两人还声称被迫在2018年跟随Cang教授从伯恩茅斯大学转到诺森布里亚大学。他们表示如果不满足教授的需求,担心自己拿不到博士学位。   他们更用“现代奴隶制”来形容双方关系,表示教授常常在公共场合对他们大呼大叫,如同控制狂。 其中一位名叫DC的女学生(30多岁、已婚)表示Cang还让她去帮其买内衣,让她非常不舒服。   另一位名叫ZW、来自上海的34岁博士生表示自己被“威胁、大呼大叫,被当成仆人”。   ZW还称自己被告知, “老师说什么就做什么”是中国文化。   后来在校方的要求下,警方逮捕了Cang教授。在调查中,Cang教授否认这些指控,表示这些指控“多有夸大”,指责对方“合作”攻击她。   经过长时间调查,警方在没有足够证据下撤案。不过,校方还是以“不当行为”为由开除了她。 峰回路转的是,后来案子来到劳动仲裁法庭,一位法官表示经过合议,法庭无法确信学生的指控。   法官还指出,其中一位名叫ZW、来自上海的34岁博士生曾经有抄袭的行为,如此也不见影踪了。而另一位学生DC可能存在“撒谎或夸大的动机”,她的目的可能是借此延长在英国继续学习的时限。   Cang教授被捕时感到震惊,她说唯一记得让两位学生做的杂活儿就是他们打扫过房间,还有熨衣服,花了半小时。她表示在“中国文化里,大家相互帮助”,意思是自己为学生付出,学生只是“回报”她。不过,校方经过自己的调查,支持两个学生的说法。 法官都铎·加农表示无法完全相信这些指控,批评校方当时调查不足,认为当时他们对学生的询问不足,却很快相信了学生...